据统计,以色列2015年的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仅有2万名工程师和5万名从业人员,但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却高达250多亿美元,占全国年出口额的50%。
支撑这些数字的,是以色列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付出的努力和完备的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以色列的重要国家战略。
大学“精英班”破格筛选
在超常教育中,以色列的大学承担了重要责任,一些以色列大学甚至开办了高中生短训班。以色列教育部资助的“全国导师计划”,在魏茨曼科学院、兹欧德学院为智商150以上的中学生开办了“神童课后班”,每月授课10小时,重点强化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巴依兰大学每年都会从全国11年级学生中选拔1800名数学成绩优异者,进行暑期培训,让他们提前上完大学数学课程。
特拉维夫大学的“阿尔法班”和“少年大学班”,专门对智力超常学生进行基础科学的强化培训。另外,以色列大学还与军队合办“精英班”。
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以色列目前共67所高校中只有7所大学有资格颁发博士学位,每年在读博士生1.05万人。博士生导师90%来自欧美国家,或曾在欧美高校任教。他们必须与国际学术界密切联系,不少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兼职。
以色列博士生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大多为国际合作项目,所发表的学术论文1/3以上是与国外同行合作的。以色列大学规定,博士生必须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毕业论文,由具有国际水平的教授或国际学术机构进行成果鉴定和论文评审。
以色列大学设有专项经费资助博士生参加境外学术活动,并要求博士生每周必须参加学科交叉、信息前沿的研讨会。
多方资助科研成果转化
以色列大学自身具备卓有成效的成果转化机制,与企业合作密切的大学校园附近有科技和工业园,在信贷、税收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师生研究成果投产后,生产规模到一定程度时,便迁出工业园,进行扩大化生产。2015年,希伯来大学科技转移公司年产值29亿美元。
以色列高校和科研组织普遍设立了负责科研成果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独资公司,帮助师生“孵化”科研成果,保证师生全身心投入科研。成果转化收入由大学、研究人员和转移公司按4:4:2的比例分配。特拉维夫大学通过科技转移公司近5年来扶持250名毕业生创立204家高新科技企业,平均每家吸引投资175万美元。
创新国度的人才培养经验
以色列一直被誉为创新的国度,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统计,以色列2015年的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仅有2万名工程师和5万名从业人员,但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却高达250多亿美元,占全国年出口额的50%。
支撑这些数字的,是以色列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付出的努力和完备的培养。
第一,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有机整合。以色列政府成立了部际科技委员会,各政府部门设立首席科学家职位。教育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和高等教育委员会主管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科技、经济、农业等部门积极参与。此外,促进产学研密切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以色列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双丰收的秘诀。
第二,在进行大众教育的同时进行卓有成效的精英教育。以色列实行16年义务教育,覆盖学前到高中的各个学段。目前,以色列高中入学率达90%以上。但以色列近几十年来始终坚持“精英教育”,以此选拔、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第三,紧跟国家需要,紧追国际前沿。为发展网络技术,以色列总理府2013年启动“网络精英培养”法案,选拔有天赋的大、中学生参与,打造“数字天穹”。
为振兴钻石业,以色列政府制订了新一代钻石大师培训计划等。为占领尖端科技前沿,吸引培养高科技领军人才,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2010年出台“集优计划中心计划”(I CORE),在7所研究型大学建立了30个“集优中心”,每个中心负责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截至2015年底,该计划已吸引了300多名世界级科学家和学者、200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