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规划处 | 党委政策研究室 | 高等教育研究所 
 
当前位置: 首页>>高等教育研究所>>高教资讯>>正文

西南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

2017年03月29日 08:47  点击:[ ]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发展现状

20057月,原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经过近10年的发展,学校进入“211工程建设、部部共建和部市共建行列,拥有12个学科门类、55个一级学科,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获得“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颁布实施《西南大学章程》,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实施“518质量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程,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7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学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7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实施聚贤工程”“英才工程,新增一批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建构起有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次获得国务院、教育部、团中央等授予的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对照党和国家要求,学校的发展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内部治理结构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够衔接;办学体制与学校内涵发展需要不完全契合;学科专业调整力度不够大;创新型人才培养举措不够多;创业就业现状与毕业生期待不完全适应;科研评价体系不尽完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够健全;编制、岗位与收入分配结合不够紧密;服务保障体系与学校发展目标不够协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不够到位。这些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的重要因素。

二、指导思想

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适应国家改革整体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瞄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实施《西南大学章程》,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校,突出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眼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三、总体目标

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着力学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以《西南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科学发展,强校升位,到2020年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围绕总体目标,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秉持如下思路:以学科专业调整为龙头,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关键,以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为抓手,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创新能力提升为标准,实施一提高两特色三发展战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实现五个转变一提高,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两特色,即进一步突出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淀的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三发展,即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五个转变,即实现学校发展向质量效益转变、人才培养向创新实践转变、学科建设向内涵提升转变、科学研究向驱动发展转变、社会服务向协同共赢转变。在此思路下,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为20139—201412月。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建立健全以《西南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形成综合改革方案;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第二阶段为20151—201812月。主要任务是: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先导,实施编制、岗位、绩效分配方案,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为重点,减少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数量,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特色凸显的综合大学发展格局;以招生考试改革为引导,改革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三阶段为20191—202012月。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综合改革阶段性任务,巩固改革成果,实现学校发展的整体转变,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四、重点任务

(一)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1.目标

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西南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各级学术组织建设,保障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机制,保证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发展平台,丰富支持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

2.内容

之一:建立健全以《西南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

推进《西南大学章程》实施,强化章程执行力;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工作规程,修订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完成规章制度的废、改、立、释,构建根本制度稳定、基本制度完备、具体制度配套的校内制度体系。

之二:加强学术组织建设

修订并实施《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组建新的校学术委员会及学科专业建设、学术评价与学术道德建设、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专门委员会;制定《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分委员会规程》,建立学院(部)学术分委员会,健全校院(部)两级学术管理体系;优化学术委员会构成,设置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制定《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学术评价、学术论证等制度,保障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

之三: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

制定《西南大学加强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加强党委全委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委常委会向党委全委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机制。完善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机制,制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等办法,完善教代会代表开展听证、质询和巡查的工作机制;建立学代会代表常任制和提案制;加强统一战线协商民主工作;完善定期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情况举措。推进校院两级信息公开,修订《西南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完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和平台建设,建立二级单位信息公开评价机制。

之四: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发展平台

成立对外联络部,加强对外联络,密切社会联系;制定《西南大学理事会章程》,组建西南大学理事会;建立健全理事会议事规则,发挥理事会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职能,推动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发展常态化长效化。

(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1.目标

立足提升学校治理科学化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推进部部共建、部市共建,提升办学实力;深化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国际化办学机构;深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推进荣昌校区办学体制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凸显办学特色。

2.内容

之五:推进部市共建、部部共建

推进部市合作共建西南大学。推进重庆市落实部市共建荣昌校区等项目,支持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畜牧科技城建设;推进重庆市将学校改革发展纳入全市总体规划,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推进部部合作共建西南大学。推进教育部、农业部落实共建经费投入,加强农学学科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建设;持续促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对柑桔研究所的共建。

之六:深化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改革

在建好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础上,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立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基地;制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规划,扩展学生国际交流渠道,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

之七:改革基础教育办学体制

推进附中、附小、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组建重庆西南大学基础教育发展集团,实行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利用现有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优质资源,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和办学空间,形成品牌效益,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

之八:改革荣昌校区办学体制

以动物学科调整为引领,推进荣昌校区办学体制改革,解决不同批次”“重复专业问题;发挥校区产学研结合优势,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三)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改革

1.目标

基于构建综合大学框架,制定学科调整方案和专业发展规划;以学科专业建设标准为依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科学设置教学科研单位,形成规模稳定、特色突出的综合大学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发展、分类建设、分类评价,建立有机衔接、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学科,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学院(部)总数控制在24个左右,其中研究型学部(院)8个左右;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50个;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80-90个,其中优势本科专业20-25个、重点专业35-40个。

2.内容

之九:优化学科结构

完善学科建设评价标准,建立学科准入与退出机制,实现学科动态调整目标;依据学科建设标准,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科学设置教学科研单位,建设一批体现学科优势的研究型学部(院)、一批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机构,形成定位科学、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界面清晰的教学科研单位布局;实施学科分类指导、动态管理、评估考核,改进学科平台建设办法,分类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协调统一,提升学科竞争力。

之十:调整专业设置

完善本科专业建设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本科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通过撤销、归并、重组和新增等调整本科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分类评估,优化专业结构,形成规模稳定、结构优化、优势明显的综合大学专业发展格局,建成一批社会认可、国内一流的特色专业。

(四)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改革

1.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越人才培养和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分类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两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凸显人才培养特色;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挖掘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2.内容

之十一:深入实施两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深入实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构建卓越教师发展新体系,实践卓越教师培养运行新机制,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系统新平台,实现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加大国培计划力度,推进培训模式创新,探索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机制。

深入实施农科类专业优秀人才选拔培养改革项目,以提高农科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质量为核心,改革农科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模式、途径和机制,培养优秀的农业专门人才。

之十二:增强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制定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专兼职教师聘用、培训、管理、考核、激励等办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内涵建设,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其育人作用。

之十三:改革本科生教育培养体系

完善分类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培养目标分层、学科专业分类、教学内容分级、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五分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健全含弘学院、师元班、神农班等培养模式;推进本科质量工程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完善通识教育体系,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国家、重庆市和学校三级规划教材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组织编写高质量实验教材,完善实践育人环节;推进人才协同培养,加强校企、校校、校地、校所联合培养,创新校内各单位协作机制,推行跨学科选课,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

之十四: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六大工程,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培养,推进校企、校校、校地、校所联合培养试点项目;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改进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生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改革研究生导师评定制度,实施以科研任务为导向的导师岗位申请审核制,改进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遴选与聘任,建立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青年导师培养计划,建设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度;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与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培养过程的统筹管理与考核,健全培养过程中的淘汰、分流、激励机制,改进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搭建学位授予质量信息平台,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全面监控,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之十五: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推进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强化与国外教育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建立以课程认定、学分认可、成绩记载等环节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学分转换程序,推进学分互认、学生交换;培养国际化师资,提升教师中英双语教学能力,推进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建设国际化精品课程、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引进国际先进的课程体系和评估机制,加强课程规范管理;参照相关专业教育国际认证标准,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国际认证,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之十六:强化文化育人工作

建立健全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促进风尚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形象文化协调发展;构建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协调实施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体育、艺术教育,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舆论引导、舆情研判、信息安全报告等制度,完善网络等新兴媒体群建设,巩固网络舆论和文化阵地,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增强文化育人实效。

(五)深化招生就业创业改革

1.目标

按照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推进考试招生改革;完善考试招生管理机制,规范自主招生、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到2020年,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进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断优化生源结构;以课程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整合本科生、研究生就业服务资源,促进学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加自主创业、参与创业的学生人数。

2.内容

之十七:深化考试招生改革

深化本科考试招生改革。完善考试招生管理,统筹考试招生工作;组建招生委员会,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和管理作用;通过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和录取现场,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第三方监督;根据各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学校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制定各专业的录取标准,逐步形成适合学校办学特色、人才选拔与培养要求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进测试方法、考试内容和录取方式等,加强自主招生考试专家委员会建设,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自主招生和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实施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扩大农科类专业招生省份;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

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改革生源吸引机制,设立推免硕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奖学金,建立生源校际互换机制,开展研究生教育校际合作;探 索实施 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优化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建立多样性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加大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招生选拔自主权;建立以科研任务为导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学术贡献为激励的导师上岗和招生计划分配机制。

之十八:改进就业管理工作

优化就业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加强就业工作领导,落实人员、经费和场地,切实保障就业工作;强化学院(部)就业工作责任,推进招生、培养、就业、学科建设一体化;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以课程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服务机制,推进就业指导个性化、精细化,实现市场开发、信息发布、校园招聘、求职服务一体化;建立校内外单位推动就业工作的协作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深度对接,整合本科生、研究生就业服务资源,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之十九: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健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行创新创业学分和弹性学制,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平台和创业孵化基地,设置创新创业扶持基金;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施学生自主创业一站式服务、全程指导和持续帮扶,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实现自主创业、参与创业人数显著增加。

(六)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

1.目标

建立和完善分类分层、注重质量和绩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改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完善科研评价管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有效预防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推进“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进公共实验平台共建共享。

2.内容

之二十: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与管理

完善科研项目及成果分类与认定管理办法。健全分类评价”“开放评价”“同行评价等机制,健全评价专家遴选机制,完善答辩、公示、反馈、申诉、回溯评价等程序,提升科研评价的公信力;建立健全科研评价和科研活动管理机制,调整科研奖励范围及奖励标准,健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推动科研创新能力上台阶。

之二十一: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修订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实施办法,严格学术活动;明确学术不端行为内容和标准,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及数据库,强化档案管理,实施学术不端行为及科研诚信信息公开制,接受社会监督。

之二十二:推进科研创新与共享平台建设

推进“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建立有效协同机制,推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立项或纳入建设规划,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改革研究项目组织形式、研究经费投入方式等,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加强科研机构和项目组织建设,拓展成果应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规划建设多学科共享实验平台,推进公共实验平台共建共享。

(七)深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改革

1.目标

立足打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干部工作制度体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创新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建设适应学校发展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2.内容

之二十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

健全干部工作规程,重点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考核评价、培养锻炼和教育培训等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的干部工作制度体系,加大制度执行力度;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注重工作实绩考察,建立院(部)长公开选拔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联动机制;坚持干部职务任期制,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加强干部培养培训和教育管理,强化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和档案审核,创新教育培养方式,建立多层次、分类别的培养培训体系;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职责规范,改进考核方式和手段,强化干部日常考核和年度、任期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落实干部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之二十四: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机制

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扩大人才队伍规模,提升人才队伍质量;改变人才引进和培养方式,强化学院(部)、研究机构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自主性,加强对学院(部)、研究机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改进教师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方式方法,提升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健全教师短聘长聘和退出机制,完善人才队伍聘用方式;实施十百千人才培育工程,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搭建涵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的人才梯队。

(八)深化机构、编制、岗位与收入分配改革

1.目标

推进组织机构改革,构建设置合理、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二级组织机构及其内设机构布局;以任务业绩为导向,在批复的编制内确定全校编制规模和结构,核定二级单位编制总量;结合机构改革,建立健全以编制为基础,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分类评价、分类考核、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体系;深化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改革,保基础、重水平、奖贡献,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2.内容

之二十五:调整组织机构

按照精简高效原则,明确组织机构的职责与分类,整合归并职能,严格控制组织机构数量和领导干部职数,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及其内设机构,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结合学科专业调整设置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按工作性质相近和工作需要相关调整二级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职责体系,增强二级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管理扁平化和精细化,形成责权利统一结合、机关职能部门与学院(部)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

之二十六:改革编制核定与岗位设置、管理

依据规模总控、任务导向、分类指导和动态调整原则,在批复的编制内科学核定学校各类人员编制规模;以编制为基础,合理设置各单位(系列)的岗位,健全以水平和业绩为基础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岗位聘用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聘期考核,分类分级开展岗位管理,强化二级单位岗位管理自主权。

之二十七:健全分类评价与发展支持机制

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和评审程序,强化学术同行评价,适当下放评审权限,兼顾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教师岗位各类型人员发展,形成分类引导、分类评价、相对平衡、有效激励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发展支持机制;完善管理岗位职员职级晋升机制,优化职员职级晋升评价标准和程序,探索管理岗位职员发展支持机制,建设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营造管理人员爱岗乐业的制度环境;健全工勤技能岗位聘用机制,调动工勤技能人员积极性。

之二十八:改革收入分配办法

量化积分、操作方便、分类组织、分级实施原则,以任务业绩为导向,改进绩效考核和分配方式,修订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保基础、重水平、奖贡献,建立与编制和岗位相结合的绩效分配办法。

(九)深化服务保障体系改革

1.目标

提升服务保障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深化后勤改革,明晰后勤服务职能,整合后勤资源,建设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改革校园环境治理机制,建立校园环境治理的校地联动协调机制,实施校园环境综合整治。

2.内容

之二十九: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率、效益,加强对资金预算项目执行效益的评估,强化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建立科学编制预算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优化资产配置,加强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构建固定资产配置从预算、采购、验收、入账、使用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调整公用房布局,加强公用房管理,推进公用房有偿使用;统筹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推进智慧校园、云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基本建设项目、维修改造项目、环境绿化项目的制度建设和管理程序;改革实验农场运行机制,优化教学实验资源配置,建设农业学科人才培养实训实践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农场。

之三十:推进后勤服务改革

加强后勤服务保障的顶层设计,制定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后勤服务一体化、专业化;改革后勤组织管理体制,明晰后勤服务职能,建立市场准入、退出体系,推进后勤服务市场化建设;整合后勤资源,统一校园环境、教室等物业管理和住宿、餐饮资源的经营管理;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探索医养结合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康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以校医院为中心、各医务室为辅助的组织架构。

之三十一: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校地联动机制,协助北碚区政府组建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在市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的统一协调和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实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配合北碚区政府采取征收与整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校中村等问题。

(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改革

1.目标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健全执纪监督机制,推动纪检监察部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构建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2.内容

之三十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制定两个责任实施细则;强化党委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定实施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强化纪委监督责任,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执纪检查、执法监察实施细则;健全二级纪委,建立纪委委员联系二级单位制度,强化纪委工作职能。

之三十三: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监督和制约机制

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健全领导干部述责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约谈和来信来访核实调查反馈等制度;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对科研经费使用、固定资产管理、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财务预决算等的审计和对领导干部任中、离任、调任的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审计结果公开,推进内部审计制度化常态化;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建立特邀监督员队伍,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和重大腐败案件;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通报曝光制度;规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之三十四:健全执纪监督机制

建立基层调研巡查制和听取二级党组织、二级单位专题汇报制;成立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健全招投标与集中采购监督机制,保证纪检监察部门及时查询科研经费、招标及物资采购、校办企业资产等信息;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推动纪检监察部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之三十五: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

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在二级单位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规划,逐步形成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之三十六: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坚决纠正四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重点监督领导干部行政办公用房使用、任职回避、个人事项报告和兼职取酬等,推进领导干部公务用车管理与改革,重点治理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喜庆、乔迁履新等大操大办、聚敛财物的行为,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五、保障支撑

1.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深化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综合改革的组织协调,定期研究改革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成立各项重点任务专项工作组,制定专项改革方案,统筹推进重点改革任务。成立深化综合改革督导组,密切跟踪改革任务进展情况,加强对综合改革的监督检查。

2.提供深化综合改革的政策保障,在人员、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为深化综合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及时总结推进深化综合改革进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3.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深化综合改革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深化综合改革提供坚强思想保证,顺利推进深化综合改革任务。

上一条: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第1次会长会议纪要 下一条:教育部 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闭

 通知公告

· 【报佳音】我校获... 2016-11-28
· 【报佳音】我校获... 2013-11-07
· 热烈庆祝重庆师范... 2013-10-09

 友情链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 2013 地址:023-6591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