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规划处 | 党委政策研究室 | 高等教育研究所 
 
当前位置: 首页>>下载专区>>正文

《决策参考》2017第2期

2017年07月12日 11:22  点击:[ ]

 

 



本期要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十二五”教育政策回顾与“十三五”教育政策展望

人民日报:科学与公平,双轮驱动高考改革

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2017年第2(总第18)

主办:发展规划处/党委政策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所


权威发布

l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的通知………(1

l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4

前沿动态

l“十二五”教育政策回顾与“十三五”教育政策展望 ……………………(14

l未来大学:从象牙塔到终身学习中心 ………………………………………(26

l优化大学教师薪酬结构很有必要 ……………………………………………(34

高校实践

l复旦大学发布《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36

l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成立,全面推进校地融合探索良性互动 ……(38

l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39

时事要闻

l人民日报:科学与公平,双轮驱动高考改革 ………………………………(43

l2017高校毕业生就业:复苏与挑战中前行…………………………………(45

l2017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100强出炉…………………………………(47

国际视野

l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51

l澳门大学:以“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为支撑的学生培养模式 ……………(52

l亚洲大学联盟成立 ……………………………………………………………(60

 



权威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

  2017531

  (此件公开发布)

   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推动省级人民政府切实履行教育工作相关职责,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督导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是指对省级人民政府领导、管理、保障、推进本行政区域内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关情况的评价。

  第三条评价工作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统筹领导,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四条评价工作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遵循依法依规、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评价工作每年开展一次,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当年重点任务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年度评价工作重点、实施细则。

  第二章评价的内容

  第六条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省级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情况,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教育工作情况,加强教育保障情况,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情况。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情况主要包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等。

  (二)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主要包括: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执行国家重大教育政策,推进国家重大教育工程、项目,深化教育改革开放等。

  (三)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主要包括:鼓励和支持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办好特殊教育,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及时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

  (四)统筹推进教育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建立教育工作决策管理机制,制定实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优化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制定实施各级各类教育标准,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制度机制等。

  (五)加强教育保障情况主要包括: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落实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等。

  (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情况主要包括: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校长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强化教学纪律,规范学生管理,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等。

  第三章评价的实施

  第七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每年3月底前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印发书面通知。

  第八条省级人民政府按照通知要求,对上一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形成自评报告,于每年5月底前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各省级人民政府对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九条第三方专业机构受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根据督导评估指标,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和调查获得的系统数据,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监测评估,面向社会和学生开展满意度调查,于每年6月底前形成年度监测报告。

  第十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选定实地检查省份,制定检查方案,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国家督学组成国家检查组,进行实地检查。

  第十一条国家检查组根据省级人民政府自评、第三方专业机构监测和实地检查情况,列出问题清单,形成反馈意见,向接受检查的省级人民政府反馈。

  第十二条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和时限,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

  第十三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综合省级自查自评、第三方专业机构监测、实地检查、整改复查等情况,形成年度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报告,报经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同意后,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四章评价结果的运用

  第十四条评价结果作为对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履行教育职责不到位、整改不力、出现重特大教育安全事故、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采取适当形式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

  第五章附 则

  第十五条省级人民政府应依据本办法,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来源:《教育部网站》2017621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贯彻落实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教党〔201726

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驻外教育处(组):

  《中共教育部党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已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厘清权力、责任、担当之间的关系,把权力和义务、责任和担当统一起来,是十八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制定《实施办法》,是教育部党组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要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领会党中央和部党组强化问责工作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切实抓好《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要全面明责,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通过明确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要勇于担责,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体制机制,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广大党员干部,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要科学免责,按照中央“三个区分”的要求,健全完善容错机制,鼓励干部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提供“护身符”。要严肃追责,对出现《实施办法》所列应予问责情形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敢于较真碰硬,勇于铁面问责,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从“软约束”真正变成“硬任务”,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

  各单位在执行《实施办法》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部党组和驻部纪检组。  

  

  中共教育部党组

  2017518

中共教育部党组贯彻落实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教育部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问责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干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第三条 问责工作要坚持的原则: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教育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直属高校党的问责工作。

  教育部党组、直属单位党委(党组)、直属高校党委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问责对象是教育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直属高校的各级党组织、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检组织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

  第五条 问责要分清责任。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分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追究领导班子全面领导责任时,要同时追究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分管的班子成员的主要领导责任。

  班子其他成员对错误或者不当决策提出明确反对意见而未被采纳的,不承担责任。

  错误或者不当决策由领导干部个人决定或者批准的,应当追究该领导干部个人的责任。

  第六条 教育部党组及其机关司局、直属单位、直属高校党组织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党纪,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带头认真对待、自觉接受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以下简称驻部纪检组)、直属机关纪委和直属高校纪委的监督,支持其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驻外教育机构党组织应当服从使领馆党委的统一领导,自觉接受使领馆党委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七条 教育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直属高校的各级党组织、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检组织及其领导成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应当予以问责。

  第八条 党的领导弱化,给党的事业和教育工作造成严重损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和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不按要求传达学习,不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出现重大失误的;

  (二)不能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党委在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职责中失职渎职,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不力,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的;

  (三)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不力,不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流于形式,致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突出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力,阵地意识淡漠,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作用弱化,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管辖范围内课堂、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教材、讲座、论坛、报告会等方面出现严重违反政治纪律问题,干部、教师、员工违反政治纪律的错误观点、言论及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影响恶劣的;

  (五)维护教育安全稳定失职失责,造成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人身伤害事故或者其他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应对处置工作中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造成严重损失的。

  第九条 党的建设缺失,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致使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保障作用弱化,党内和群众反映强烈的;

  (二)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或者议事规则,重要决策事项不经过集体研究而由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或者不能正确集中致使问题久拖不决,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管理松散,党员发展不严格,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不规范,领导班子不团结,缺乏凝聚力、战斗力,情节严重的;

  (四)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不力,作风建设流于形式,致使“四风”问题屡禁不止,党内和群众反映强烈的;

  (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问题突出,违反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和程序,选人用人失察失误,出现“带病提拔”、突击提拔、买官卖官、跑官要官、任人唯亲、拉票贿选、干部人事档案弄虚作假、超职数配备干部等严重问题,影响恶劣的。

  第十条 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党的领导干部不履行一岗双责,在抓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工作部署和检查落实等方面工作缺位,问题突出的;

  (二)落实监督责任不到位,在监督执纪问责中失职失责,后果严重的;

  (三)管党治党宽松软,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要求不力,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好人主义,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群众反映强烈的;

  (四)对巡视工作、审计工作、专项治理工作、执纪执法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提供虚假不实材料文件,对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力的;

  (五)党内监督乏力,对职责范围内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的。

  第十一条 维护党的纪律不力,导致违规违纪行为多发,造成恶劣影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管辖范围内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不到位,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

  (二)维护组织纪律不力,管辖范围内存在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决定,不履行有关工作规程,违反请示报告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违规出国(境)、违反国家外事纪律等问题,情节严重的;

  (三)维护廉洁纪律不力,管辖范围内出现利用单位或者职务影响力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公款吃喝、旅游、高消费娱乐,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设立“小金库”,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等现象,影响恶劣的;

  (四)维护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力,管辖范围内党群干群关系紧张;长期存在慵懒散松现象,工作中弄虚作假,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存在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现象,影响恶劣的。

  第十二条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问题突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存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大问题不研究、不采取措施解决,腐败问题多发频发或者发生系统性腐败,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不力的;

  (二)研究处理违规违纪问题,不讲原则、不敢管理,有责不究、执纪不严,包庇护短,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违规违纪问题失察失教、失管失究,对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问题事项或者信访举报事项不办理或者办理不及时不得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对管辖范围内发现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影响案件查处的。

  第十三条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在入学考试、招生转学、学生管理、教育教学、学位授予、学校管理等方面制定政策不合法、不合规,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公正的,管辖范围内发生失密泄密、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影响恶劣的;

  (二)教育行风建设和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不力,职责管理范围内问题多发频发,师德师风问题突出、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恶劣的;

  (三)在教材编写、引进、审查、使用和对外合作办学等方面监管不力,教材在政治立场、价值导向、科学性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

  (四)重大教育民生项目以及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学生资助、基建工程、校办企业、附属医院、附属学校、项目审批、评估评审、招标投标、设备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现重大问题,造成严重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第十四条 除第八条至第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有其他失职失责情形需要问责的,应当予以问责。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第十五条 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

  (一)检查。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轻的,应当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二)通报。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重的,应当责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三)改组。对失职失责,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应当予以改组。

  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包括:

  (一)通报。对履行职责不力的,应当严肃批评,依规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二)诫勉。对失职失责、情节较轻的,应当以谈话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诫勉。

  (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对失职失责、情节较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措施。

  (四)纪律处分。对失职失责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追究纪律责任。

  问责方式应根据问责情形的性质、造成损失的大小、造成影响的程度等情节确定,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六条 具有本办法所列问责情形,并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问题进行掩盖、袒护的;

  (二)干扰、阻挠、对抗问责调查处理的,或者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题调查人员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

  (四)出现问题后仍不采取补救措施,致使危害结果扩大的;

  (五)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或者加重情节。

  第十七条 具有本办法所列问责情形,并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纠正错误,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消除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主动承担责任的;

  (三)认真整改,成效明显的;

  (四)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

  第十八条 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中,因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因素造成工作失误,但是决策程序合规,决策事项符合改革方向和现行政策精神,党的领导干部没有谋取私利,且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挽回损失的,可以免于问责。

  第十九条 受到问责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单独受到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问责的党的领导干部的任职影响期如下:

  (一)受到诫勉处理的,六个月内不得提升职务或者重用;

  (二)停职检查的期限一般为三到六个月,停职检查期满后,由问责决定机关决定是否恢复履行职务,受到停职检查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升职务;

  (三)受到调整职务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升职务;

  (四)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

  (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

  同时受到纪律处分和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的,按影响期较长的执行。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二十条 发现有本办法规定的问责情形的,由教育部党组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直接启动问责程序,也可以责成纪委(纪检组)、党的工作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进行问责调查。

  问责调查实行回避制度。调查人员与被调查党组织或党的领导干部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开展调查情形的,应当回避。

  有关基层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主动配合调查。对干扰、阻挠调查工作的党的领导干部,调查部门可以向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建议暂停其职务。

  第二十一条 问责决定应当由教育部党组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根据调查结果作出,或者由纪委(纪检组)、党的工作部门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由教育部党组或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作出。

  第二十二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调查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二十三条 教育部党组和驻部纪检组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及纪委、党的工作部门有权采取通报、诫勉方式进行问责;做出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建议或决定。采取纪律处分方式问责,按照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

  第二十四条 对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的,应当下达《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生效时间等。

  第二十五条 问责决定作出后,应当及时向被问责党组织或者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党组织宣布并督促执行。有关问责情况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组织人事部门通报,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问责决定材料归入被问责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并按要求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涉及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毕相应手续。

  受到问责的党组织,应当于收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党组织作出书面检查。

  受到问责的党的领导干部,应当于收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写出书面检讨,并在民主生活会或者其他党的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

  第二十六条 被问责的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于收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按照相关规定对申诉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党组织或者申诉人及其所在党组织。

  被问责领导干部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七条 建立健全问责典型问题报告制度。采取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方式问责的,一般应当由作出问责决定的党组织向全社会公开。

  第二十八条 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责任人已调离或者提拔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有关材料移送相关党组织按程序实施问责。

  第二十九条 教育部党组或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要及时听取有关部门实施问责情况的汇报,并加强监督检查。对有责不问、问责不当、不落实问责决定的,应当及时督促纠正。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驻外教育机构党的问责工作按照外交部党委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教育部党组和驻部纪检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此前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有关问责的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来源:《教育部网站》201766日)

前沿动态★

 

“十二五”教育政策回顾与“十三五”教育政策展望

 

一、“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回顾

  “十二五”以来,国家共出台相关的重大教育政策文件741个。从文件层级来看,中共中央颁发文件4个,全国人大颁发5个,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颁发文件60个,国家教育督导团1个,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13个,多部委联合颁发237个,教育部独立出台418个,教育部以外其他部委单独发布3个。

  (一)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多措并举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明确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办民办并举,重点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农村地区重点提高普及程度,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建设乡镇中心园。通过多渠道补充幼儿园教师、提升教师素质、保障教师待遇等多种途径,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幼儿园的质量导向和规范管理,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

  2.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建立义务教育县域督导评估制度,全面推进薄弱校改造工作,推行县域内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完善“两免一补”资助政策,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健全各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机制,重点保障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正常运转,以《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途径,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3.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注重高中多样化发展。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大力改善薄弱高中办学条件,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为导向,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办好乡村高中,积极扶持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管理水平,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升综合育人水平。

  4.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统领,构建新时期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深入推进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健全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

  5.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专门颁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推进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等,多措并举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公平配置。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

  (二)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注重人才培养

  1.加强中小学德育,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教育部出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

  2.全面深化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启动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通过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开展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修订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加强基础教育教材规范管理,通过行政监管、业务引领、设立门槛等方式提高中小学教科书质量。积极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

  3.推动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发展。通过颁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建章立制、专项引领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健全学校体育制度,大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强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对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着力降低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保障工作。加强与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和美育工作,出台《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实现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进行立体评价。

  (三)促进教育公平,着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1.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等文件,通过教育扶贫助力精准脱贫。建立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持续完善农村学校寄宿制建设,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为抓手,建立向农村职业教育倾斜的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2.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为指引,教育资源配置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重点加强民族教育薄弱环节建设。丰富内地民族班办学层次,加强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聚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补充和培训,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等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助力职业教育繁荣发展。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对新疆、西藏高校开展团队式对口支援。

  3.着力保障特殊教育机会公平。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重点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经费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学前阶段特殊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推进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式扩大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和资助力度。

  4.促进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坚持“两为主、两个全面纳入”原则,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多途径完善随迁子女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适时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与关爱保护机制,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提升留守儿童教育水平,努力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

  (四)明确教育改革攻坚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考试招生制度顶层设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重要参考,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合理分配高中名额,推行多种形式招生录取。

  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资金兴办教育。

  3.着力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各级教育督导工作力量,提高督导工作专业化水平。逐步构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

  4.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完善留学政策,建设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支持留学回国人员自主创业。推进教育对外交流,通过《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实施。开展中小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行为,利用民间资金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建立海外学术研究机构,实施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

  (五)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1.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着力增加教育投入,拓宽筹资渠道。教育均衡投入,经费重点向农村、民族、边疆、贫困等地区倾斜。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加强教育(科研)经费监督和管理。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完善教师队伍的准入与注册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与培养培训。强化师德建设,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3.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4.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走向新阶段,完成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先后制定《教育督导条例》《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多项教育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二、“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政策成效

  “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加快发展,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与重大举措成效显著,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各级各类教育成效显著

  1.学前教育资源普及程度快速提高,入园难得到明显缓解。20112015年,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12万所,在园幼儿的增量相当于前10年增量总和的两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以每年大约4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提高,2014年提前6年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70%的普及目标。

  2.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稳步提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明显。20112015年,小学毛入学率保持在103%105%之间,初中毛入学率由100.1%上升到104.0%,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8.93%增加到93%

  3.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多样化发展举措稳步推进。20112015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88.9%提高到94.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84.0%提高到87.0%。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全国各地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示范区和特色高中。

  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多元办学体制得以建立。“十二五”以来,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职业院校已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每年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职教集团化办学发展迅猛,全国建成职教集团超过1000个,吸引了近3万家企业参加。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免学费学生比例已达到91.5%,高等职业学校纳入了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5.继续教育参与率持续提升,社区教育覆盖面扩大。20112014年,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生1395.32万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40.48万人。截至2014年,参与学习型社区教育活动的人数达上亿人,已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180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500余个。

  6.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区域布局更加优化。高等教育发展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显著增加,20082014年,累计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招生92万人, 20122014年,重点高校招收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人数从2012年的增加1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增加6.9万人。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逐步细化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

  2.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迅速推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我国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的宗旨追求。

  3.学校体育与卫生取得较大进展,学生健康状况改善明显,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形成了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意识和习惯逐步形成。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数量逐年降低,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三)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

  1.农村教育快速发展,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农村教育的倾斜政策成效显著,农村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大幅增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多措并举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师待遇明显改善,城乡教师编制得以统一,农村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迅速提升。

  2.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速推进。民族地区教育资源明显优化,西藏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15年免费教育体系,加大对南疆教育的支持力度。双语教学质量监测与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民族高等教育初步形成包含内地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普通高校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等多种形式的培养体系,民族地区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显著提高。

  3.特殊教育政策保障显著加强。特殊教育基础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办学条件改善内容扩展至支持普通学校建立资源教室、特殊教育学校配备设备设施以及区域“医教结合”实验等。特殊教育投入力度明显增加,从2014年起各地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单列,年生均标准达4000元,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也逐步得到同标准落实。

  4.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0%左右,2015年纳入政府财政保障的随迁子女比例达到86.1%。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社会效果明显,随迁子女参加异地升学考试的人数持续增加,2016年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共有11.8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报名参加高考。

  (四)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1.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全国多地先行探索中高考改革,初步确立“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机制。高校招生计划分配方式逐步改进,中西部高考录取率偏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加快推进。

  2.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民办教育法律及相关政策得到完善,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解决。民办学校办学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一批有特色、创新型民办学校正在形成。民办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初见成效,教师配置水平稳步提高。

  3.教育督导事业高速发展。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督导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得到强化,教育督导权威性逐步提高,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逐步完善,评估监测助推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

  4.教育对外开放积极稳妥推进。国家建立中俄、中美、中英、中欧、中法和中印尼6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推动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交流成为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并列的我国外交三大支柱之一。出国留学与学成归国同步扩大,来华留学与攻读学位人数同步增长,我国正成为新兴留学目的地国。

  (五)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1.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大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教师专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发展状况逐步改善。教师培训成效显著,2010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64亿元,培训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30多万人次,其中农村教师706万余人次,占96.4%

  2.教育经费总投入大幅增加。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6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85%,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9万亿元,占GDP比例达4.26%20102015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大幅提高,基础教育各学段生均教育经费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90%用于支持中西部,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3.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教育立法加快推进,积极开展教育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深入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所有高校均已启动章程制定工作。

  4.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教育信息化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优质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已见雏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力推进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三、“十三五”我国教育政策的展望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期,为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加快迈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一时期我国教育政策的重点将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优化教育结构

  1.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序扩大城镇学前教育资源,重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着力扩大普惠性资源。逐步建立学前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对困难群体的资助制度。推动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建立幼儿园教师动态补充机制。

  2.大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与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以及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促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常态化。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中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高中发展。推动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4.着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职业学校基础能力,探索混合所有制等多元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集团。

  5.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平台建设,支持办好企业大学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加强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规范管理。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制度,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

  6.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合理布局。深化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推动实施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依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

  (二)提升育人水平

  1.加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开发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课程,促进大中小学德育分层递进、有机衔接。创新教学方法,打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提升教育效果。

  2.着力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重视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实践教学,研制《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

  3.提升学生体育艺术素养。大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运动技能与习惯,完善校园足球教学体系。研制《学校美育工作条例》与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标准,推动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积极培育学生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

  (三)促进教育公平

  1.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着力提高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水平,加快民族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鼓励支持民族地区和东中部省市双向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健全双语教育督导评估和监测机制。继续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探索新的支援形式。

  2.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逐步完善残疾学生免费接受教育制度,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完善随班就读保障政策体系,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健全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与办学标准。

  3.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落实“两纳入”政策,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对困难留守儿童群体的关爱,加大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关爱力度,强化家庭和家长的法定教育责任。

  (四)推进体制改革

  1.深入推进考试招生改革。积极推进中考改革,逐步在全国推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深化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健全招生选拔和多元录取机制,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办法。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2.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配套政策,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及师生的待遇和保障。实行差别化扶持,建立健全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体系。健全主体多元、机制灵活的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3.强化教育督导。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制度体系,促进各项督导职能的一体化。强化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督导人员专业化。建立和健全各项重大政策的专项督导制度,完善教育督导报告发布制度,加大教育督导公开和问责力度。

  4.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分类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健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修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着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着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来华杰出人才。

  (五)落实教育保障

  1.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落实大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考评监督机制。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多途径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加大力度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

  2.落实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拓展教育经费渠道,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重点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建立教育经费统计监测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提高学生精准资助水平,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3.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和网络教学环境的普及,建立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以开发教育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平台,加快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面向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和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

  4.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健全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校企合作条例,推进学前教育法、终身学习法、学校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的研究起草工作。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523日)

 

未来大学:从象牙塔到终身学习中心

 

编者按

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加强个性化培养。显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大学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必将迎来新的突破。近日,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与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国际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2017第二届高等教育创新年会暨第四届慧湖高教国际化论坛,与会者立足当下高等教育面临根本性变革的时代,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建设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大学教育。

嘉宾:朱永新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德拉蒙德·博恩 牛津大学副校长

席酉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

谈哲敏 南京大学副校长

刘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

吴志坚 美国内华达大学数学科学系主任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庆环

“建设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大问题。与会学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根据未来社会对大学的需求,通过根本性变革构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育人体系,转变自工业革命以来盛行的以教师为中心、统一学习和知识导向的教育模式,转而建立一种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情境建构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变革管理能力、跨文化领导力。在未来,大学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系统更个性化的支持。这要求大学从象牙塔转变为学生可以终身学习的中心,为有需求的人士提供融合专业与行业、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实践的融合式教育。

●全球化、网络化、人工智能迅猛来袭

所有人必须思考,大学教育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朱永新:现在的学校教育制度,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都是现代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工业时代强调的是效率、秩序、整齐划一,但是,当社会发展高度信息化,现代教育如何真正的适应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时代?

席酉民: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让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全球化、网络化和人工智能等新趋势带来的冲击成为全球高等教育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高校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的边界,以新的视角去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重新思考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例如,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课程对于传统大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这种随时随地都能够廉价获得的资源,使传统大学在“知识获取”方面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历史。新技术可以随时随地非常廉价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不到学校来。假如说我们逐步认可了这种学生从不同的地方学习,这个时候可能会孕育出来一大批的课程公司,一个课程公司完全可以聘请全世界最好的老师来上课,并且上课上的很活跃。没有一个学校的一门课可以打败一个课程公司,如果有大量的课程公司出现,马上就有另外一个问题,课程公司能不能打败一个大学?而我们这样的实体大学如果不想被打败,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样让校园的教育给学生超越课程的价值,我认为,所有人必须要思考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来自人工智能,美国有一个非常新的大学叫奇点大学,其建立的初衷就是希望培养未来的领军人物,和机器人一起应对人类面临的气候、能源和健康等领域的重大挑战。同时,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大量简单和重复性劳动将会被机器人取代,人类在享受高度智能化社会带来的福利的同时,需要更强的知识融合能力和更高的智慧立足和干预未来的发展。因此,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未来,大学必须思考如何培养能和机器人合作完成使命的人才,也必须思考如何培养抛弃简单重复劳动、真正专注于创新和智慧等能力和素养培养的人。

吴志坚:我们来看人工智能。现在的机器人越来越厉害,我在美国很多城市的街头已经看到了无人驾驶的汽车,原来只是在谈,现在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当中了。今后可能出租车行业第一个会被无人驾驶的汽车所取代,紧接着就到了每个家庭不再需要买车,而是到车厂刷一下卡就可以取车,或者用手机随时预约一个无人驾驶的车到家门口。人工智能也不止于此,恐怕机器人可以取代80%的人力,还有20%的人需要他们来设计机器人,剩下的80%的人干什么?这个挑战相当巨大,说实在的,到现在为止大家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这也就是我们高等教育的困惑,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

谈哲敏:由于知识传播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大学的学科一方面要不断往深度走,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日益深入的全球化进程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领导力,要求大学利用全球的资源搭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平台;知识经济的发展又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在未来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化发展机会,大学如何才能做到?德鲁克曾说,21世纪人类生存状态将发生重大的改变,人类将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但高校现在给学生的选择权有限,要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去支持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鉴于此,要通过改革建立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首先必须关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人类生活和学习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从过去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跨文化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搭建个性化的教育体系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

刘华东: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2014年预言,未来十年美国有一半的大学面临破产。也有美国的教授指出,未来美国只需要10所大学就足够了。尽管这些预测未必成真,但却给所有的教育者提出警示:在互联网时代,实体大学的价值在哪里?现在我们提出“重构本科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其中最核心的是要回答“大学教育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这一问题。

●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

德拉蒙德·博恩:英国大学办学模式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是原则上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张以场景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的教育不是对教师教学的复制和克隆,而是每一位学生对于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诠释和解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为什么要以问题为导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通过实际应用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不是死记硬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帮助信息真正内化吸收,从而学为所用,为个人工作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除此之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可以帮助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性、多样性,因为并不是所有人的知识结构都是一样的,也不是说每一位学生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丰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我们的劳动人群具有更强的适应力,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加有竞争优势。

英国大学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做法,即一对一的小型教学方式,一个学生对一位教师,有的时候是一位教师教两位学生,但是不超过两位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教师有更亲密的沟通,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然后在下一周时教师可以指出学生解决方法的不足,进一步指导学生调整方向,学生通过改进更好地解决问题,这就是一种实践型的教学方式。

当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大学都在实现向以场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尤其在医学院,老师给学生们一些真实的医学案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索应该采用怎样的疗法,而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学生会进行3年理论知识的研究,之后再进行一些临床的实验。可以说,从那时开始,在英国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为主了。例如,在工程专业,利物浦大学的教师就让学生们参与到真实的案例中设计桥梁和道路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和教师们面对面去解决问题,对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有非常大的提高。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昂贵且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于是一些较好的大学采用了研讨式的教学,这种方式的好处之一是同行评审与反馈,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是更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告知下一周的学习内容并在课前提前学习,在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导展开讨论,而不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研究,最后教师作出总结。

不过,在教学方式上苏格兰与英格兰有着不同实践。在苏格兰以4年的学院为主,前两年学习一些通识课程,后两年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同时允许学生选择两个专业学习。但英格兰的大学一般只允许学生选择一个专业。在美国、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教育系统都允许学生选择多个专业学习。大多数的苏格兰高校通过一对一的辅导方式进行教学,但后来由于经济危机转向了研讨式的教学。但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考虑产业界更需要学生通识的能力还是专业的能力,我们的调查显示,公司在实际招聘过程中是很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所以我们在试图改变教学模式时要非常小心,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当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系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需要学校决策层以外的力量来改变。英国以前的教育系统是等级制度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后来才慢慢出现了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过渡和转变。这样的转变对英国教育的全球化非常重要,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国际范围内迅速得到了采纳。

谈哲敏: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改革获得了第7届国家教学改革成果奖的特等奖。“三三制”改革的关键就是将个性化发展和通识教育相结合,将学会做人与学会学习相结合,着力点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因此学校一方面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按照学生的选择,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具备更强的社会竞争能力。“三三制”核心包括两个“三”,第一个“三”是把大学四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类培养阶段,就是学生刚进入南京大学时是不分专业的,只有类别,希望在这个阶段能够真正地解决学生交流能力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开始找到感兴趣的东西,重新进行思考;第二阶段是专业培养阶段,在这个阶段把专业核心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第三阶段是多元培养阶段,在这个阶段希望帮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将来发展的途径。

第二个“三”就是在多元培养阶段给学生三类途径:学术类,交叉复合类以及创业类。南京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从培养角度来说,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学生进入南京大学的时候大多是想朝着做学术走的,这是我们做改革的时候要关心的一部分人,同时我们调查研究发现,不管文科还是理科,都有30%以上的学生将来不会做学术,因此大学就有必要为这类学生提供多元的路径。

“三三制”改革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南京大学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刚进入南京大学的时候是没有专业的,只有类别,大家接受相同的通识教育,提升普适性的能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进入第二阶段,开始选择具体的专业,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后第三阶段就要考虑未来的出路,学生想做研究还是跨学科做一些事情,还是就业创业,都可以选择,这个阶段还可以和研究生教育打通,这样可以保证真正的按照学生的意愿找到自己的发展途径,这也就实现了大学对人的发展的促进。

“三三制”改革已经收到初步实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明显提高。现在第一阶段的改革已经完成顶层设计,接下来的第二阶段需要学校所有的员工包括教师和行政员工都跟上改革的步伐。比如对于管理部门而言,南京大学每年有3000个学生,就有3000个完全不同的课程单,按传统的办法很难管理,所以管理部门的压力很大,怎么引进信息化的技术,做成一个宏观的内生的体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教”走向“学”

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将成为未来的学习方向

朱永新:未来的教育机构,将会是“学习中心”。教育本来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过去整个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是以教为中心的。所以是教师控制着整个教育的流程,控制着整个学习的过程。但是未来绝对不是如此,教师不可能再控制学习过程。

我认为,未来的“学习中心”有十个基本点。

从学习中心的内在本质来说,它会走向个性化。由“教”走向“学”,是未来教育的基本特点,“学习中心”毫无疑问会打破过去传统的统一的教材等等,每个人制定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评价也是针对个人的,不是把他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排名次的教育,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将会成为未来的学习方向。

从学习中心的外在形式来说,它会走向丰富化。未来的学习中心将会是一个环岛,彼此之间是互通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心选择课程,也可以相互选择课程、相互承认学分,教师也可以跨越学习中心进行指导。

从学习中心的时间来说,它会走向弹性化。学习中心全天候开放、没有暑假和寒假、没有双休日,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时间,使整个教育资源会进一步的集约化。同时,教育的周期也会弹性化,突破学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父母的工作特点,来安排未来会学习什么。

从学习中心的内容来说,它会走向定制化。根据学生的天赋、潜能和个性、兴趣来设计个性化的课程,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培养生命的真善美,是未来学习中心的一个重要任务。

从学习中心的方式来说,它会走向混合化。混合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将会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人和机器一起学习,会帮助人变得更强大。

从学习中心的教师来说,它会走向多元化。教师的角色会从过去的中心地位,会变成一个陪伴者、指导者、学习伙伴。

从学习中心的费用来说,它会走向双轨化。政府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买单,但是你要学习个性化的内容,需要你自己付费。

从学习中心的评价来说,它会走向过程化。未来的学校,课程证书的意义和价值会远远大于文凭的意义和价值。

从学习中心的机构来说,它会走向开放化。未来学习中心将打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壁垒,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从学习中心的目标来说,它会走向幸福化。未来学习中心的理想和宗旨应该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席酉民: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革命后,未来的教育需要打破目前的专业精英教育模式,开展融合式教育。融合式教育将成为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在第一个十年教育探索基础上、基于现有专业精英教育之上,携手企业和产业界共同探索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将开启西浦教育探索的新篇章。

融合式教育的使命是为新行业培育精锐力量和领导者、探索国际化高端应用人才培育和办学模式、探索新行业的发展模式及促进新产业的发展、为人们生活的困难或挑战寻求解决方案。我认为,经过这种培养,学生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会在职业发展方面长期受益。

所谓“融合式教育”的“融合”,是指在教育模式上把通识教育、行业教育、专业教育和管理教育有机融合;在组织模式上,把校园学习、企业实践、行业引领和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在学位设置上,把在职本科学习和在岗硕士研究融合;在培养环节上,把学习、实习、研究、实践相融合;在教学上,把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学习和教学与实习在岗训练相融合;在就业支持上,把学习和实践、就业和持续深造、人才培养、研究和企业发展相融合。

工业企业定制化培养可以有效地实现融合式教育的理念。这种培养方式在通识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跨专业的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创造更好的事业前景,同时为企业发展培育有发展潜力、训练有素的高层次精英人才。西浦已经开发项目探索这种新型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工业企业定制化培养项目在每年暑假初期开展,项目面向西浦所有的本科大一学生开放。学生通过提交申请和相关资料,经过面试、筛选获得学习与就业机会。本科毕业时,项目结业合格者除获得所在专业的学位、学历证书外,还将获得西浦融合式教育的“工业企业定制式教育”项目证书。本科阶段结束后,如果参与项目学生愿意且企业考核满意,学生将获得在企业就业的机会。同时,企业在安排一定岗位后,会根据需要和对其的期待,在满足学校研究生资格的前提下,再提供两年在岗研究生学习的机会,让这些同学带着岗位任务和实践问题,边学习、边研究、边工作,学以致用,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快速成长和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2017617日)

优化大学教师薪酬结构很有必要

 

日前,复旦大学一位教授的工资单在网上流传。工资单显示,这位教授实际到手的工资只有8000多元。大学教授应该有多高的薪酬,一时成为社会话题。

在全国高校中,复旦的教师工资还是较高的。该校教授工资被网友认为少,只能说明全国大学教授工资的整体水平不高。

高校教师工资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现有教师薪酬体系里,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对教师的管理、评价和薪酬回报三个环节。

在管理上,这些年高校过于看重到各方面争取项目,行政部门过于看重通过课题对高校进行管理,很多教师被迫要通过各种项目来提高收入。有了项目,不仅教师个人有充足的经费,所在的部门以及财务管理机构也从中大大获益。如果不做项目,大学教授即便地位崇高,所得也很有限。这种管理显然是被趋利倾向绑架的,显示出高校管理的偏差。

在评价上,怎样才是一位好教授?他的职责是什么,是不断地去争取项目,还是将主要精力用于从事教学,或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而没有必要申请经费的研究?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这两种价值取向,在高校本应兼顾。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大量赶鸭子上架的课题研究产生巨量学术垃圾的时候,教师自主研究却能出现不少精品。但在不少高校,教师没有申请到相应项目,考核就不合格,这就逼迫教师做无效的奔波。当下紧要的一点,就是要让那些甘愿坐冷板凳,做自己喜欢做的研究的教授和喜欢教学的教授也能通过考核、评优,获得学校的认可。

在薪酬回报上,大学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保底,也就是要维护好所在学校教师尊严的底线,使他们的所得与付出相当。保不住底线的高校对教师就没有吸引力。这些年,不少高校花了不小的精力做广告高薪招聘,却很少顾及自己的底线是否保住了。

从深层次看,大学教师工资还涉及国家高等教育经费应该怎样支出的问题。当下,高等教育经费常常以项目的方式被多个部门分割,大学教师只有不断投部门所好申报项目,才能获得经费。这使得高校教师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不断地填表、申报项目、迎接评估,然后才能获得更多收入。许多不愿屈身其中的教师日益被边缘化。

的确,加上课题、项目等经费,一些大学教师的收入已经可观,但这并不能掩盖大学教师薪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种薪酬体系有违大学的精神,基本工资太低的负面后果越来越凸显。教师疲于报账、跑项目、做课题、兼职讲课,就没有时间安心教学和做真实的研究,浮躁的风气随之而生,学生也就成了受害者。

要根本解决问题,不是简单地从数字上提高教师的工资,而是从管理体制、评价体系、薪酬制度三个环节加以转变,使大学教师的工资结构更合理,并且能够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在保底的问题解决好以后,再让真正有能力的教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校以外的资金。

转变财政经费拨付方式,尽可能通过全口径的预决算把更多的项目经费转换成大学基本支出,而非项目的方式拨款,应该是改革的方向之一。以提高大学基本支出标准的方式,让钱通过规范的渠道进入教师的基本工资当中,其最终目标就是让那些在校内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能获得体面的收入和尊严。

(来源:《光明日报》201762日)

★高校实践★

 

复旦大学发布《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

 

2017621日,复旦大学宣布实施《复旦大学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以此对标“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聚焦“双一流”建设中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问题。22条措施中,最核心的是要使大学回归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尤其是本科生培养,同时将本科生教育向基础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延伸。

这一从2013年就开始酝酿的改革,将重塑复旦的本科教育体系。为此,学校将适度扩大本科生招生人数,改变原本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试点专业的动态调整,升级实施了十多年的通识教育体系;将本科生培养的“2+2”体系改为“2+X”体系,即学生经过两年的本科生核心课程教育后,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学校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丰富各类海外短期交流实践项目等优质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每年提供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人次数)达到每个年级本科生人数的一倍左右,使更多本科生在读期间能获得一次以上的海外学习经历。

为配合新的本科培养体系,学校将调整绩效考核方案,本科教学质量在绩效分配中的权重将超过50%。同时加大投入,确保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未来邯郸路校区就将承担所有本科生教育的功能。

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宁生说,育人是大学承担的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大学应该在目前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来思考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而复旦大学的目标是通过此次改革,培养能够掌握未来的人才。

这是复旦大学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二次大规模的本科生教育体系改革。第一次改革是在2006年。那时,越来越多潜心于教学的老师感到,讲台下有许多“认真”听课、埋头记笔记的学生,可他们与老师的互动越来越少。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成了机械接受内容灌输的“机器”,这种现象亟待改观。于是,复旦大学启动了通识教育改革,希望能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而非单一地教授那些离开学校就可能过时的知识。

复旦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教务处负责人徐雷说:“虽然复旦大学经过上一轮通识教育的建设,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但这些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复旦大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基于此,复旦大学启动了本轮本科教学改革,希望以此对标“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家战略。

按照此次改革方案,复旦大学将推进一系列基于“通识教育—拔尖培养—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如果说此前的书院制、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改革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某些尝试,那么此次改革则是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塑,目标是要塑造“复旦本科”的品牌。

根据计划,到2020年,复旦大学的本科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3500人左右。学校将新增或调整设置西班牙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气科学、能源化学、新工科等专业。

为了辐射基础教育,学校将推进 AP(大学先修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对于大学内部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荣誉课程”,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和长学制培养系统,全面开放自主转专业和第二专业学习。

按照新方案,学校将结合“2+X”培养体系建设,制订更多模块化的专业培养方案。压缩专业必修课门数,构建少而精的专业核心课体系,减少必修学分,给学生更多的选课自由。鼓励本科生和研究生互选课程——既可以在本专业继续纵向地深入学习,修读荣誉项目课程或各类卓越培养计划,强化学术训练,实现本研贯通培养;也可以在培养方案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更多跨学科横向学习,或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等,接受交叉融合培养。

新设的本科生荣誉项目,将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上的最大潜能。到2020年,争取所有院系均开展荣誉项目教学,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在比较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学校还将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到2020年,将建立“7大模块—50个基本课程单元—150门课程”的三级课程结构,组建50个高质量、跨学科的基本课程单元教学团队;完善课程准入及退出流程,打造50门“复旦通识”系列在线课程;继续推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课程,强化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思维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成立

全面推进校地融合探索良性互动

 

2017622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旨在充分发挥华东师大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学科优势和专业力量,全面提升学校社会服务水平,实现学校整体发展与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教育学科优势与基础教育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据了解,此次基础教育集团的成立,将秉承以“卓越·引领·担当·服务”作为集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价值和使命追求,重点打造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学校、面向成员校合作交流等四个平台,以最新的理念研发最新的课程,做到覆盖学校发展“全流程”、关注教育教学“全环节”、资源支持“全学科”。同时进一步凝聚校内外优质资源,建立校区教育合作伙伴网络,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搭建教育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改革不断更新理念和创新实践,为基础教育的教学提升不断输送和培养教育人才,为基础教育的内涵建设不断提供资源支持。

“华东师大如何更好地发挥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的专业优势、更好地为全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成为我们思考的新命题。”华东师大校长陈群在成立仪式上表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成立,是回应这一命题的重大举措。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将在学校基础教育发展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发展学院、华东师大二附中、华东师大出版社、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处、招生办、教务处、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校友会、华师(上海)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担任集团理事成员单位。其中,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发展学院、华东师大二附中、华东师大出版社五家联合成为集团核心理事单位,共同搭建合作办学创新发展平台,汇集各方力量,形成协同机制,组成办学联合体,为合作办学提供专业支持和资源保障。

此外,集团将以华东师大二附中及其系列学校为核心成员校,依托华东师大在全国各地的师范生教育实践基地、名师工作室、学科基地,以“专家+基地”的方式,实现联盟校之间的互惠共赢,为合作办学和人才培养输出人力资源、课程资源及其他教育教学资源,致力打造一个具有创新性教育模式、经典品牌学校、权威优秀师资以及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金牌联盟。

(综合整理自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复旦大学官网、华东师范大学官网等)

 

大学发展要从“火车头”转向“动车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深化改革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一招、动力所在和必由之路。针对管理重心偏高、政策执行存在“肠梗阻”、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学院缺乏办学自主权等突出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作为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引领“双一流”建设,着力推动大学发展动力机制从“火车模式”向“动车组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创建“双一流”,学科是核心,学院是主体

学科是大学立德树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单元,学科水平是形成大学特色、衡量大学水平、决定大学声誉的关键因素。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核心是建设一流学科,关键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充分激发校院两级办学活力、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突出问题导向,在总结反思近几年学校“学科建设年”“管理改革年”“学院工作年”等专项改革的基础上,全校上下达成高度共识:要紧紧抓住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勇于自我革命,打破相对集中管理体制机制壁垒,以深化改革的办法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上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从根本上落实学院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构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

做好权力加减法,重构校院两级权责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和反复讨论之后,学校出台了《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学科资源配置、学院治理4个专项配套办法,形成深化改革时间表和实施路线图,并在全校23个学院全面实施。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从机制创新、权责关系、资源配置三个维度,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构建学校目标管理、部门协调服务、学院实体化自主运行的管理体制。学校主要负责做好宏观规划、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统筹协调改革发展中的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事项,让最了解学科发展势态、最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基层学院,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改革从人、财、物三个关键领域系统做好校院两级权力的加减法,以清单形式授权学院。学院自主编制综合收支预算,在学校审定的预算框架内统筹使用各类经费,有效解决专项预算造成的“买米的钱不能买油、买菜的钱不能买肉”的难题。按照定编定岗方案,自主决定三级及以下科教人员聘任和副高级职称评审,自主开展副高级职称人才引进和预聘制教师选聘,在学校核拨的业绩津贴总盘子内,自主进行津贴分配,享有人员管理上的高度自主权。根据学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使用经费、队伍、条件、平台等学科资源。通过权力的加减法,落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要以学校简政放权的减法运算赢得学院办学活力激发的乘法效应。

完善学院治理体系,保障院长治院、教授治学

权力下放后,必须有确保权力实现的有效机制,学院必须有承接权力、用好自主权的办学治院能力。

为此,学校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着力完善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加强学院治理主体和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在坚持党委对学院工作全面领导的前提下,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集体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在党政联席会的集体决策下,全面负责组织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完善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整合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管理职能,组建新型教授委员会,负责学院学术治理,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完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机制,院长、教授委员会每年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改革、津贴分配、考核聘任、奖励处罚等制度办法均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通过治理体系改革,让学院回归初心、回归学术,让学术回归本真、回归学者,真正实现院长治院、教授治学、依靠广大师生自主办学。

简政放权与监督评估协调配合

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如何走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循环怪圈,如何实现校院联动、各司其职、“放管服”协同推进,如何确保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风险可控、有序推进、达到预期成效?总体解决方案是,放权既要与责任落实相统一,也要与事后监管相匹配,在简政放权、赋权学院的同时,改革完善监督评价考核机制,激励督促学院敢担当、善作为、会用权、用好权,以改革兴院、改革强学科。为此,首先,学校应建立实施分类指导、综合考评机制,按照学院不同发展定位,实施差异化政策支持和绩效考评,综合采用水平性评估、发展性评估、绩效评估和国际评估等方法,动态调整对学院授权清单和支持力度。其次,加强规划管理,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为导向,要求学院参照学校总体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自主谋划制定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学院在学校大局中找准发展定位、确立目标任务、从严审慎用好人财物自主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学科规划,只有制定好、实施好学科规划,才能得到学校更大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再其次,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调整管理机构设置,优化机关职能,再造管理服务流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管理队伍执行力。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一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内涵、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国家科技奖、学科竞争力排名、“千人”“青年千人”“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优青”等国家级人才、高水平论文、创新创业教育等核心指标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增量均居全国农林高校和在陕高校前列。继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之后,2016年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1‰,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与国内外同类一流大学差距明显缩小,在实施“两个十年战略”、加快创建世界农业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标志性的一大步。一年的改革实践,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继续深化改革、推动学校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心、信心和定力。

追求卓越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制订改革方案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完成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坚定扎根中国大地,担当“四个服务”历史使命,坚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打好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持久战、攻坚战,向着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终极目标全力迈进。(作者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626日 作者:孙其信)

 

 

 

 

 

 

时事要闻★

 

人民日报:科学与公平,双轮驱动高考改革

 

新高考这两天率先在沪浙两地实行,紧接着,京津鲁琼四地今年也要启动高考改革。万众瞩目的高考改革,指向提升科学性与公平性,伴随着公众的新期待,高考改革会继续前行。

这两天,新的高考正在上海、浙江实施,紧随其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今年也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恢复40年来,每一次举行都牵动着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心,有关高考改革的每一项信息,均备受各界关注。

我们常说的高考,其实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简称,包括考试、招生录取两个主要环节。由于既关乎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轨迹,高考改革就成为中央深改组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还被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高考改革的价值追求是什么?简言之,就是科学与公平,犹如车之双轮和鸟之双翼。近年来,高考在这两个方面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步。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考试环节,当然,招生录取方面也有科学因素。对高考和高校招生而言,分数是公平的依据,但是,唯分数又是不科学的。所以,为了打破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局限性,回应社会的呼吁与关切,我们尝试保送生、自主招生、特长生等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诸多相关措施,尽可能地“堵住”各种作弊行为,在此方面仍需要继续着力。

这两天上海、浙江两地考生“迎战”的新高考,采用主科必考、其他科目根据兴趣与志愿进行选考,录取时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被称为“两依据一参考”,同时,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以考生的高分为准。这一改革在科学性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可谓迈出一大步。两地不再有多年来的理科生、文科生之分,在尊重学生兴趣、特长方面有明显进步。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学生考试分数之外的素质,“既看分又看人”,引导考生注重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透明度?是需要在实施中攻克的难点。

通过推进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分类招考,提升了高考的科学性。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院校并非低层次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招生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完善职业适应性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办法,分类考试录取正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公平主要体现在招生录取环节,当然,考试环节也有公平因素。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均已形成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推动中高考改革相互协调与衔接。同时,国家持续坚持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倾斜,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和比例。今年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在中央财政支持下,高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免费本科医学生。同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也在改革、完善之中。

高考的公平性不仅仅在政策层面,还体现在细微处。这两天,山西省临汾市红丝带学校的16名毕业生,在该校设立的标准化考场进行高考,这是我国首次为艾滋病感染者设立独立的高考考场。各地近年来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的便利。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高考的科学性、公平性也是动态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不断深化,城乡、区域、各阶层之间等对高考的公平表达了更高的期待。怎么办?遵循取各方最大公约数的思维,相信高考改革会在科学与公平的双轮驱动下,蹄疾步稳地继续前行。

(来源:《人民日报》201768日 作者:董洪亮)

 

 

 

 

2017高校毕业生就业:复苏与挑战中前行

 

2017届高校毕业生离校不足一个月,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95万人,新特征进一步显现。一是供给呈现“一增一减”。总量压力持续增加;但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总体减弱。二是需求呈现“一降一升”。钢铁、煤炭、水泥、煤电、铝业、船舶等行业需求下降;“互联网+”、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用人需求明显上升。三是矛盾呈现“一老一新”。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新情况接连出现。部分地方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和部分专业社会需求不足,部分专业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女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加大;少数毕业生“慢就业”、不就业、考研等新情况有增多趋势。

  如何看待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如何在毕业生离校前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数据趋暖

  经济数据向好,就业数据喜人,毕业生就业复苏。4月初,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同比提高近2个百分点,5月份继续攀升,6月初数据比5月初提高14.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14个省份签约率同比上升。不论是全国数据、省市统计,还是学校个案,都反映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步好转。

  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喜中有忧,据国内某知名人才网站5月份发布的“2017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研发现,2017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感知呈不乐观态度,40.8%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难、形势严峻;约有9.8%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即不着急就业,而是选择旅游、在家陪父母以及继续等待机会自主创业等。大城市仍是毕业生签约的主要目的地,签约在一线城市的比例66.6%。在已经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8.5%的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同比上升了5.7个百分点。毕业生实际签约平均月薪4014元,同比去年下降751元。尽管毕业生就业出现复苏趋势,但约束条件依然存在,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不容乐观。

  就业机遇凸显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挑战不少,但机遇同样前所未有。一是绿色发展机遇,二是新动能机遇,三是健康服务机遇,四是丝路机遇。新的机遇将在就业方面提供更多“金砖含金量”。

  尽管新机遇层出不穷,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来讲,传统产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也不容忽视,制造业、农业、公益事业等领域每年接纳高校毕业生超过毕业生总数的一半左右。近日辽宁省就业创业工作暨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布,制造业等支柱产业拉动就业大幅增加,今年一季度,制造业新就业人数同比上升45.7%,其中装备制造业、冶金工业同比分别上升184.9%90.5%。一般情况下,传统产业行业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所以,我们在抢抓机遇过程中要统筹兼顾,不能重视了一个、忽视了另一个。

  就业仍须加力

  现在距毕业生离校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正值毕业生求职签约高峰期,也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期。面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必须打好最后攻坚战,稳住就业基本盘,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就业提升,以高质量就业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不松劲,持续开展招聘活动。校园招聘活动是毕业生最喜爱的就业活动,对毕业生来说求职成本低、面试效率高,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高校应充分利用这最后一个月,调动一切力量,主动“走出去、请进来”,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方式,多渠道收集发布招聘信息,办好各类招聘活动,力争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再努力,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用人需求信息是毕业生就业最重要的信息,挑选有用信息、甄别虚假信息也是毕业生最头痛的事情。这给高校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空间。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建立毕业生求职意愿信息数据库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搭建精准对接服务平台,根据毕业生自身条件、个性特点进行智能化供需匹配,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减少毕业生求职盲目性,提高求职效率和就业满意度。

  强帮扶,热情实施就业援助。困难群体毕业生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此时他们最需要关心和关怀,高校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带着深厚的感情,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女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应建立台账,通过发放求职创业补贴、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开展个性化辅导、推荐岗位信息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要热情关怀、主动服务,让“有困难找学校”成为大学就业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重实效,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服务是高校的分内职责,毕业生离校前是最彷徨无助的阶段,找到工作的同学既踌躇满志又不知所措,没找到工作的同学既焦虑万分又有些自卑。对此,高校应有的放矢,把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做深做细,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对找到工作的要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多讲如何迈好第一步;对暂未找到工作的,除积极帮助就业外,还要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积极主动就业创业。(作者荆德刚,系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69日)

 

2017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100强出炉

中国哪所大学最受全球慈善企业家青睐?哪些大学最受社会各界认可?哪些大学跻身2017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前10强?

2017622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最新发布2017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2017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和2017中国最受外国领导人青睐大学排行榜等榜单。报告显示,清华大学最受全球慈善家青睐,获捐93.57亿,问鼎2017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学68.56亿居第2;汕头大学第3,13所高校跻身社会捐赠“10亿俱乐部”。北京大学最受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青睐和认可,有58人次到访,雄居2017中国最受外国领导人青睐大学排行榜首位;清华大学第2,外交学院第3。清华大学152名校友登上1999-2016 年福布斯、胡润和新财富等中国富豪榜,雄居2017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第一;北京大学143人,居第2;两校富豪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堪称“中国亿万富豪摇篮”,是2017年立志经商创业优秀考生的最佳选择。值得关注的是,李嘉诚创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总额最高纪录;陈一丹创中国高校社会单笔捐赠最高纪录,助力武汉学院勇闯全国高校前10强;熊新翔创中国大学校友个人单笔捐赠和捐赠总额2项最高纪录。

社会捐赠是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费主要来源,已成为国家“双一流”战略的重要考核指标

社会捐赠是欧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办学经费来源,是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彰显其教育教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指标,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指标之一。20171月,教育部等部门颁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在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争取社会各方资源,广泛吸纳包括校友捐助、社会捐赠、基金收入等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形成多元支持的长效机制。可以说,社会捐赠是十三五期间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社会捐赠是对一所大学的立德树人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创业教育、校友会工作、基金会运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与交流、校企合作、校长领导能力和办学经费筹措能力等的重要检验。报告负责人、艾瑞深研究院院长赵德国指出,自2010年起,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已连续 8 年独家发布中国大学捐赠排行榜。校友会2017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统计的是中国高校接收的单笔100万以上的社会捐赠,统计时间截至201612月。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慈善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和新闻媒体等对社会公开的信息,由于受到非可控制因素影响,数据收集可能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全国13所高校跻身社会捐赠“10亿俱乐部”,陈一丹创中国大学单笔社会捐赠最高纪录

调查显示,1980-2016年,除去软件类捐赠外,全国高校累计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类捐赠总额高达676亿,其中校友捐赠230多亿,约占总额的34%。全国高校社会捐赠总额在50亿以上有2所,20亿以上有9所,10亿以上有13所,5亿以上有28所,1亿以上有72所,5000万以上有95所,累计在1000万以上大学有192所。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雄居校友会2017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前3甲,全国5所高校跻身中国大学校友捐赠“10亿俱乐部”。目前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总额、校友个人捐赠金额、单笔捐赠金额等多项纪录屡创新高,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正在步入常态化阶段。李嘉诚累计捐赠57亿,创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总额最高纪录;陈一丹单笔捐赠20亿,创中国高校社会单笔捐赠最高纪录;熊新翔捐赠10.3亿,创中国大学校友个人单笔捐赠和捐赠总额2项最高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捐赠总额较大的高校校友和慈善企业家有李嘉诚、邵逸夫、李兆基、陈一丹、王健林、苏世民、郭台铭、李达三、段永平、黄怒波、陈东升、卢志强、马化腾、雷军、黄志源、杨休、邢福平、熊新翔、陈建华、王玉锁、马云、刘强东、吴亚军、姚振华、梁光伟、唐仲英、赵伟国、唐立新、宋宝杰、解直锟、许开华、方文权、吴文刚、廖凯原等,他们是践行中国教育慈善事业典范,为21世纪的中国树立了新的教育慈善标杆。

清华大学最受全球慈善家青睐,问鼎2017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榜首,武汉学院挺进全国前10

报告显示,清华大学最受全球慈善企业家青睐,累计接收国内外捐赠(不含软件类捐赠)总额高达93.57亿元,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100强榜首,蝉联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总额最高纪录;北京大学68.56亿,列第2;清华北大接受的社会捐赠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是中国最受社会各界认可的中国八星级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汕头大学49.61亿,列第3;浙江大学29.74亿,居第4;武汉大学26.41亿,列第5;上海交通大学25.48亿,列第6;南京大学23.46亿,居第7;复旦大学22.26亿,居第8;武汉学院21.60亿,列第9;厦门大学17.79亿,居第10

1921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1985,李嘉诚独立捐资兴办汕头大学,成为了中国教育慈善捐赠的楷模。报告负责人、艾瑞深研究院院长赵德国指出,最引人关注的,2015年,中国慈善榜首善、腾讯主要创始人陈一丹向武汉学院捐赠20亿,助力武汉学院打造国内一流的国际化应用型大学。2013年,李嘉诚基金会再次捐资1.3亿美元(约10亿港元)支持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建设具有国际公认高水平教育、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大学。武汉学院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也因此跻身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前20强。

201753日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浙大捐赠11亿元人民币,刷新国内最高金额纪录。巨人集团董事长、1984届数学系毕业生史玉柱向母校一次性捐赠了5000万元,支持浙大数学科学学院新大楼建设。段永平曾以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而闻名全国,现任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现在手机界风头正盛的VIVOOPPO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本科就读于浙大,硕士毕业于人民大学。截止到2011年。段永平累计向浙大、人大捐款4.47亿。

201762日,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宣布向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款3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201543日向他的本科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

2012年,雷军向母校武汉大学捐赠1000万设立“雷军奖学金”,支持母校的人才培养。2016年,他又向母校捐赠99999999元,差1元达1亿元,用于该校建设科技楼。

武汉大学还有一位好校友累计为武汉大学捐款1.5亿——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大学1979级校友陈东升已累计给母校捐款1.5亿元。其中,20116月,陈东升为母校捐赠1亿元建造该校博物馆,包括现金8000万元。

腾讯公司拥有10亿以上的用户,目前市值大约为2000亿美元,其创始人马化腾的个人财富为161亿美元。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是深大引以为傲的“土豪”校友。2008年,深大25年校庆马化腾捐款1000万。2013年,深大30周年校庆,马化腾等4位腾讯创始人向深大捐赠3000万元。

李彦宏是百度公司创始人。百度是我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是互联网BAT三巨头之一,李彦宏身家153亿美元。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2009年其向母校北京大学捐赠1000万元,同时设立北京大学“李彦宏回报基金”。

20151221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复旦校友卢志强通过泛海公益基金会向学校整体捐赠7亿元,创下了复旦大学校友单笔及累计捐赠金额的最高纪录。

20169月,低调的隐形富豪、博恩集团董事长熊新翔在母校电子科技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捐资10.3亿元设立“博恩教育发展基金”,以支持母校在环保、食品安全、大数据等多领域、跨学科的创新研究。

(来源:中国校友会网2017-6-22

 

★国际视野★

 

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新华社莫斯科628日电(记者 张继业)627日,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与俄罗斯教科部部长瓦西里耶娃共同主持了会议。双方回顾了一年来中俄教育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合作重点进行了规划。

双方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是落实今年5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两国元首关于人文和教育合作重要共识的具体举措,同时也为习近平主席7月访俄在人文和教育领域进行预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会议重点研究讨论了今年9月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商定将全力以赴共同办好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人文领域为服务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贡献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双方表示,将继续支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两国人文教育合作的典范;采取多种形式和举措,推动实施202010万人留学交流计划;在既有基础上稳步扩展语言教学合作,为两国民众加强沟通搭建桥梁,开辟窗口;支持两国同类专业高校组建联盟,搭建更加广泛多元的合作平台,联合培养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急需的高水平专门人才。会后,双方草签了分委会《会议纪要》。

在俄期间,陈宝生部长还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并将访问圣彼得堡大学、圣彼得堡市教委等教育机构。

(来源:《中国教育部网站》2017629日)

 

 

 

澳门大学:以“四位一体”

课程体系为支撑的学生培养模式

 

现代大学自中世纪产生以来,就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肩负着培养独立个体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大学既是学术研究和思想启迪的神圣场所,同时,它又是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面对新世纪以来全球形势的变化,不稳定因素增强,青年人的焦虑感增加、精神负担加重的现实,大学的变革除了扩大规模、提升教育质量、推行新的教学之外,更应该重新思考大学教育的价值和育人内涵。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澳门大学做出开创性的尝试,提出以“自知”为教育目标,以“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为支撑的学生培养模式,从个体成长的起点,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于社会发展变革中的功能出发,重新回溯和探寻高等教育的价值和改革方向。“自知”,即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只有在“自知”的基础上,个体才能获得完整和充分的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将个体优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发挥最大效用。澳门大学强调通过自我与外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明白“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

根据“自知”的教育目标,澳门大学对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性变革,提出并全面推行“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即以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教育及社群教育四种要素为主,对学生培养进行了革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通过课堂进行的,而研习教育和社群教育则将视角延伸至课堂外,将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堂外的实习联系在一起,努力创建一种整体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活动,打通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知行合一”,达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发展,以达到“自知”的教育目标。

专业教育:“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基础

专业教育是澳门大学“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自知的基本力量。澳门大学在专业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打造优势学科;二是根据社会形势与变革的需求进行学科布局调整,鼓励跨学科教育和研究。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奠定了大学在知识创新和学术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学科的课程结构体现了大学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世界一流大学都有重视基础学科的特点,澳门大学也是如此,注重语言、历史、哲学、数学、科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重视基础学科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或培养相关学科的拔尖人才,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基础学科的高深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中,加深对人类社会、文化、历史与知识的认知,认识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世界、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并在这些多维关系中丰富和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因为所谓自知,并不仅仅是向内自省的单向度过程,而是联结了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进而回归到内在自我的探索之路,也正是这个意义上的自知,不仅代表了知道自我,更是一种自我与世界的深刻联结。语言、历史、哲学、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正是凝结了人类社会与文化的精华的学科,汇聚了社会与文化的基础知识,因而,澳门大学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根本上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知,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自我与世界的关联中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化与现代化的社会变革,澳门大学在学科结构上进行创新性变革,打破传统的学院学科布局,在学科结构与设置上进行调整,鼓励跨学科教育和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学生培养模式,跨学科教育解决了学科分化所带来的知识割裂和僵化等问题,有助于为学生夯实多学科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兴趣和创新能力,令其具备未来变革社会所需的各项核心素养。因此,跨学科不仅代表着研究者和学者的知识生产的新趋势,而且也是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改革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原则。

澳门大学鼓励和支持不同学科在研究、教育和社会服务方面实现跨界合作与创新。例如,传统的学院学科布局下,医学院(Faculty of Medicine)下设有普通医学基础、传统中国医学等学科;工程技术学院(Faculty of Engineering)下设有机械工程、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医药工程等学科;科学学院(Faculty of Science)下设有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澳门大学进行学科布局调整,根据微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医学重点实验室这两大分类,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数学、物理等学科合并为科技学院。将医药工程、化学、生物等组建成健康科学学院。澳门大学的科技学院和健康科学学院即是对传统学科布局进行创新性调整的产物。

专业教育作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基础,通过基础学科和跨学科教育与研究增进学生关于自我以及关于世界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认识自我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同时也为通识教育、研习教育和社群教育的开展储备了基础力量。

通识教育:致力于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

通识教育让学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知识结构的同时,能够融汇贯通、兼容多种不同视角。进而发展学生基本的知识、社会、文明及实践能力;通识教育代表着一种先进的、融合的学习形态。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和学生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与专才或分科教育共同构成了大学教育的完整轮廓。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通识教育已经被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大学视作为理想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

澳门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于20105月经教务委员会批准,于2011-2012学年全面推行。澳门大学通识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其作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一部分,与专业教育、研习教育和社群教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旨在促进所有学生的共享,提供更广阔、多元的学科视野,发展学生应对快速变化、日益复杂与多元的社会,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对自我以及自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澳门大学的通识教育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有20门科目,每门科目为3个学分,学生至少要选8门科目,达到24个学分,最多可选9门科目,达到27学分。其中每个范畴都设置有必修的科目,分别是:科学与技术(必修科:定量推理)、文学与人文学(必修科:中国文化与语言)、社会及行为(必修科:道德、价值观、法律与社会)、全球和国家意识(必修科:澳门与中华文明)。

澳门大学通过设置上述四个范畴的通识课程,推进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通过自我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来认识自我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更充分地发挥个人优势,促进自我发展。另外,从澳门大学四个范畴的通识课程中的必修科可以看出,澳门大学注重中国文化与语言,强调澳门与中华文明之间的血脉联系,这也体现了澳门大学作为澳门地区的一所引领性高等院校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对于“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性实践。在通识教育的实施方面:

第一,澳门大学自2011年推行通识教育课程以来,开设的课程及教学班级逐年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开课班数从2011-2012学年的249班,增加到2014-2015学年的530班。

第二,为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发展,澳门大学举办了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发展。2011-2012学年,澳门大学通识教育办公室举办了各项活动,如组织学生到邻近地区进行学术参观访问及邀请富布莱特学者进行演讲或举办工作坊。另外,为了让师生更加深入地认识通识教育计划这一创新举措,20123月澳门大学还举办了为期五天的通识教育展。

第三,课程评估是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并制定发展计划的重要环节。自2012年起,澳门大学对学生进行了意见调查和课程评估,以此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并为未来的课程发展做好规划。2014年秋季,由校内及校外学者与学生代表组成了“通识教育课程检讨委员会”,通过不断与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各范畴主任及学生的沟通,从课程结构、课程优点、课程推行情况及遇到的挑战等方面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全面及详细的检讨,为通识教育课程草拟建议内容。

通识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与自我认知,因而是澳门大学“四位一体”教育模式中的重要一环。

研习教育:促进学生基于研究性的学习

面对快速变化、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在高等教育中推进研习教育,促进学生基于研究性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研习教育将教育延伸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术研究及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澳门大学实现以“自知”为目标的教育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做”和“用”知识的同时,认识自我,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

研习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例如,研习教育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深度与品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通过研习教育,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创造过程中,并由此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总的来说,学生通过研习教育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学术研究、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分析、研究及探讨社会现象与理论问题,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大学不是买卖学分的超级市场”,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达成对自己各个方面的更深层次的认知,了解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想做什么。澳门大学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研习教育。

第一,支持和资助本科生参与自发的、修读学分的或教授的研究项目,支持部分高年级本科生修读研究生科目。巴克斯特(Baxter)认为,鼓励本科生参与自发的、修读学分的研究项目,实际上是支持学生通向“自我创作”的发展道路,掌握研究的方法与技巧,促进认识论层面的内在发展,意识到知识的建构性与情境性,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新知识。

第二,鼓励学生参与教授的研究项目,不仅是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更是对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的重构。在与教授共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合作学习者”(co-learner),共同参与到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培养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及学术能力,对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与教授的合作研究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以不同的方式创造知识的能力,并且有能力参与到知识生产的团队中。

第三,支持所有学术单位开设授予学分的实习科目,加强学生事务部开展短期的无学分实习计划。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应该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自我。澳门大学开设的实习科目和实习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甚至在社会实践中生产新的知识。

澳门大学研习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将课堂内的知识与课外研究、实习结合的新型研习教育,建立学生与学科知识、教师、社会(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对自我的深度认知以及自我的充分发展。首先,研习教育创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澳门大学鼓励学生与教授之间的“合作学习”,教育过程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独立的、平等的个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相长”。其次,研习教育改变了学生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知识接受者、学习者,也不再是学习既有的学科知识,而是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创造者。另外,研习教育增进了学生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促进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以及个人能力与社会责任和担当。

社群教育:主要通过住宿式书院来实现其教育功能

社群教育是“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住宿式书院这种特殊的大学内部组织来实现其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了特殊的文化环境、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在自由、自然的氛围中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及自我教育。

澳门大学的社群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教育目的是要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规划,利用所有课程、计划、活动等体验式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全球公民、领导与服务、文化参与及健康生活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发展。通过培养学生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来实践澳门大学的校训———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思想中的“五常”。另一方面,澳门大学的住宿式书院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学生生活与文化教育服务组织,在体验式学习方面有三个层面要求:学校特殊化、书院会员特色以及个人成长目标。

目前澳门大学共有十所书院,每所书院可容纳约500名本科生,学生不分专业、年级及背景,打乱分配到不同的书院生活和学习。书院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专业局限,拓宽学生的社交范围。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实际上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多个方面受益。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学科的交流,拓展知识与视野,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同时学会包容不同的思想与见解。

澳门大学书院制度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采用“One Line Budget”的财政模式,让书院获得最大的行政自主,鼓励创新。每所书院设置一名院长、一名副院长、多名驻院导师及行政人员,以及由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担任的书院助理。

澳门大学十所书院的院长均是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与驻院导师等和学生一起在书院内生活,一方面便于对学生进行监管与指导,另一方面,这种住宿方式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老师相处,形成亲近密切的师生联系,有利于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受教。学生与教师在住宿式书院中相处融洽,就像一个大家庭。这样的一个良性互动环境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住宿式书院不是单纯的学生宿舍,而是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教育功能。澳门大学成立“书院院长委员会”来管理大学住宿式书院的内部事务,制定住宿式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与要求,而住宿式书院的学生必须要达到相关要求方可毕业。具体包括:书院住宿、高桌晚宴、书院活动、领导与服务、电子服务、通识教育科目等。住宿式书院正是通过在住宿区的公共区域植入大量的文化元素,举办丰富多样的师生交往活动和文娱活动,营造特殊的文化氛围,培育学生的文化精神。

另外,为了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社群教育”的满意程度,书院制定了三类评价方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教师评价。所有评价都会在学生进入书院学习的四年内持续进行。

为了确保创新型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取得积极的效果,澳门大学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四位一体”教育的有效实施。如2014年修订了对毕业生的学位要求,学生必须满足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教育及社群教育四个方面的要求,方可取得学士学位。每位教师必须每星期贡献至少一小时的时间,为学生的社群教育提供指导和服务。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考察。具体表现列入晋升审评指标。将每周三设定为博学日,周三下午不设课堂教学,而是把这段时间专门用于让师生开展研习教育和社群教育等。

澳门大学的改革回应了澳门社会的需求,为澳门地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示范“一国两制,澳人治澳”,诠释了“一国两制”的生命力。澳门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成功经验和相对成熟的教育模式,也给内地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启示,为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开辟新的方向和路径。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6期)

 

亚洲大学联盟成立

近日,亚洲大学联盟首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联盟15所创始成员大学的校领导参加会议。理事会一致选举清华大学为联盟创始主席单位,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担任联盟创始主席。

会议确认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为2017年联盟执行主席单位,朱拉隆功大学校长班迪·厄阿鹏担任联盟执行主席。会议讨论通过了印度尼西亚大学作为2018年联盟执行主席单位的决定。

邱勇向理事会作了题为《亚洲高等教育与亚洲大学联盟发展框架》的报告。邱勇从入学率、国际校区、科研投入、高校合作情况、以及联盟成员大学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亚洲高等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亚洲大学联盟的发展构想。邱勇表示,未来三年,联盟将着重在四个方面推进实质性合作,包括增加人员流动、加强科研合作、探讨高等教育战略与政策、发布《亚洲高等教育年度报告》等。

理事会还就联盟发展的若干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多项共识。会议确定,未来三年联盟活动将主要围绕公共卫生、能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等三个主题展开。联盟将设立观察员单位,欢迎其他非成员大学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联盟活动。经讨论,理事会一致通过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大学提交的联盟学生活动方案。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亚洲大学联盟创始大学联合声明》,各成员大学一致同意将正式对外发布该声明。

20164月,清华大学倡议成立亚洲大学联盟。经过一年筹备,亚洲大学联盟于2017429日在清华大学正式成立。联盟创始成员涵盖14个国家和地区15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根据《亚洲大学联盟章程》,理事会是联盟的管理机构,由各成员大学的校领导组成。理事会会议讨论并决定关于联盟组织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记者:申宁)

 

 

 

 

 

 

 

 

 

 

 

 

 

 

 

 

 

 

 

 

 


 

 

 

 

 

 

 

 

 

 

 

 

 

 

 

 

 

 

 

 

 

 

 

 

 

 

: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发展规划处;校领导

发:校属各单位

 

上一条:《大学之道》2017年03期 下一条:《决策参考》2017年第1期

关闭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2017-2018... 2017-06-02
· 重庆市教育“十三... 2017-05-04
· 五部委出台意见简... 2017-04-10
· 深化“放管服”改... 2017-04-10

 友情链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 2013 地址:023-65910079